《饿殍:明末千里行》杂谈:矛盾与冲突中交织的羁绊

《饿殍:明末千里行》杂谈:矛盾与冲突中交织的羁绊

MamboJiang

**还没写完**,找时间继续写(

游戏简介

《饿殍:明末千里行》作为零创游戏工作室继《葬花:暗黑桃花源》后的文字冒险游戏第二作,由制作人嵇零负责全剧本制作。
本作有26万字不重复文本和10个不同结局,玩家在明末乱世中扮演盗匪“良“,根据自己的理念和判断,做出自己的选择,不同的选择所导向的结局差异极大。

作品背景设在明末。小冰河期带来的连年的天灾导致粮食大幅减产,朝廷的昏庸无能又导致本就不多的粮食被统治阶级以税收之名收到了少部分人手中,而人民只能忍饥挨饿。朝廷所谓的赈灾济贫粮也被层层剥削,导致无法送到人民手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量的人民流离失所,四处流浪以寻求生存。也有部分人变成盗匪,甚至不惜对其他底层人民展开杀戮以获得财物。而本作的主角,就是这样一位以杀人越货为生的角色。

全游戏流程大约10小时,读得快的可以在8小时内读完。5个剧情流程中的坏结局,3个最终结尾的坏结局和2个最终结尾的“真结局”。在游戏流程中,我们作为主人公做出的选择,影响了女主对我们的好感度,并决定进入5个最终结局中的其中一个。

五一黄金周,花了一个下午通关全结局后,感觉实在是意难平。就算过了两天,在网上看到关于这部作品的图片,视频或者讨论,脑海中还是会瞬间想起剧情中的画面以及点点滴滴。于是决定写篇文章,来整理以及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


往下就是对游戏理解的分享。如果没玩过,还是推荐先玩一遍再看这篇文章的。游戏的内容绝对值回37块rmb的票价。

下面的内容涉及全剧透慎入

剧本

游戏的剧本在良和穗的视角之间交替叙述,大约以良的视角讲两章就会换到穗的故事。而穗的故事则是讲穗的从前,在本作主线之前发生的故事,以交代穗的背景,并解开在良视角下交代的种种悬念。

游戏的前半部分选择对剧情影响不大,主要是为了营造氛围和塑造角色,而真正影响结局的选项则集中在游戏的后半段。也因此,游戏整体的故事流程可以分成典型的四部分:起、承、转、合。起是在良的第二章之前,承则是到第九章末尾,第十章开头。作为剧情高潮的第十五章则是转,饿殍及以后的结局则是合。

游戏中每部分都有自己的情绪基调。开篇的残忍、压抑,则带来了良与满穗的冲突,也有部分对良内心矛盾的描写。到中期则加入了一些轻松与人与人的怀疑。后期则由惬意转变为了惊悚与痛苦,但也有部分希望。

游戏对饥饿和社会的动荡下了不少笔墨。游戏的宣传文章里说到了“吃人”,第一次看到时还以为又是比喻旧社会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欺压,没想到游戏中吃人的情节是真吃人肉。良的第六章《荒村》,大概是游戏第一次提到真正的吃人。主角和舌头进入村里的一间屋子,看到人的骨头和内脏。顿时骇然,冲出门外后便看到村民正在试图捕食几个孩子。当然,孩子们并没有受到伤害,良和舌头带着孩子们赶紧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前面几个篇章,整体叙事偏平铺直叙,没有出现故事重要的矛盾或者转折点,这也是游戏的一个小问题。由于故事设定的局限性,正面情感价值的出现较为困难,导致玩家大部分时间被负面情感所包围,而这些重复出现的负面情感价值又大多缺乏本质上的差异或鲜明对比,最终导致玩家推动游戏进展的动力逐渐减弱。然而,随着第7章的到来,游戏的叙事节奏开始出现积极的变化。满穗逐渐向良敞开心扉,剧本得以在此时安排更丰富的情感价值变化,并展现满穗与良之间从内心到外在的全面冲突。同时,游戏中最为精妙的次要情节——穗篇,开始以回忆的形式穿插在玩家的游戏体验中。

穗篇,作为游戏的辅助故事线,成功成为了推动玩家深入体验游戏的关键动力。特别是在游戏第七章之后,穗篇的加入极大地提升了玩家的游戏体验,激发了玩家继续探索的兴趣。穗篇中所描绘的矛盾冲突是多维度的,它不仅包含了天灾与人之间的抗争,还有人与人的冲突,以及人内心深处的自我斗争。满穗父亲与农作物,家庭内部(如穗和妈妈和奶奶之间)或者外部(和官吏,邻人)的冲突,满穗在母亲去世时吃人的内心挣扎,成功让玩家能够找到激发自己好奇心和参与感的元素,从而对游戏故事的进展产生兴趣。这种冲突的设置,不仅丰富了游戏的情感深度,也为玩家提供了持续推进剧情的动机。通过穗篇的交织,游戏在第七章之后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情感上更为引人入胜、更能触动玩家内心的叙事环境,也提升了玩家的游戏体验和对后续剧情的期待。

叙事手法

剧本巧妙地运用了“兽相”这一概念,“良”与“舌头”被比喻为狼,而普通百姓则被视为羊,至于“满穗”,则被描绘成了一只猫。在水沟村,那些受饥饿折磨的居民,他们既不符合羊的形象,也不具有狼的特征。通过兽相的比喻,我们对人性的分类有了一种直观的感受:提及羊,脑海中浮现的是温顺而待宰的羔羊,象征着无助的众生;而谈到狼,则会联想到它们的凶猛与贪婪。在这样的设定下,如果狼与羊羔建立起了友谊,并且这种友谊深厚到狼愿意为了羊羔去对抗自己的同类,良在第十章中杀死了舌头,无疑给玩家带来了一种复杂且矛盾的情感体验。

游戏在文本中也埋下了大量的伏笔,从穗篇或是多周目时可以展现出来。满穗说自己如果说谎则全家死绝,因为她早已没有任何家人了。良杀死舌头时,满穗提出把舌头切开烹饪,也是因为她曾经对母亲这样做过,她还说母亲煮过小猪崽,实际是把她弟弟煮了。在孩子们为良准备的三道菜中,满穗所烹饪的菜肴最为美味,因为她曾经跟随一位厨子学习了六个月,良给她买新鞋时,满穗把破鞋收进包里,因为那鞋是过世的厨子送的。良和满穗做影子戏时,满穗按照良的样子画武松,还画得神似,而在后面的两个坏结局中,满穗也把良的画像藏在身上以让良被逮捕。

“影子戏”尤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象征元素,在良和满穗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联系。这种传统的戏剧形式在游戏剧情中扮演了桥梁的角色,连接着两个主角的过去和内心世界。对良而言,影子戏触发了他对童年记忆的回忆,包括他因一场大爆炸而患上的PTSD、与父亲的争吵,以及他对成为侠客的梦想。这些记忆和情感构成了良角色复杂性的基石。 而对满穗来说,影子戏则是她与父亲之间的纽带。她的父亲在收获不到粮食,不得不和穗去邻村表演影子戏时失败的经历即丰富了满穗家庭的形象,玩家也可以在这中间窥见满穗对父亲的怀念。

在游戏的第七章“澡堂”中,满穗和良之间的斗嘴虽然看似只是一场无伤大雅的玩笑,但实际上却隐藏着丰富的潜台词。表面上两人的互动是满穗对良的戏谑以及良对满穗的反击,但在更深层的文本中,这实际上是他们两人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坦诚相见。满穗在表面上反复询问良的问题,实际上是她渴望更深入了解良的内心世界,包括他的秘密想法和对父亲的记忆;而良对满穗所做出的一次次真诚的回应,在潜文本中反映了他对满穗逐渐增强的信任感,以及他在道德上的自我寻求和依靠。这一章节的对话不单是对玩家理解角色心理的挑战,也通过潜藏的冲突层面为玩家的游戏体验注入了额外的动力。

人物形象&情感

良在游戏一开始就说到了自己的名字是良,但他是“狼”。可是他仍然会在听到要运的人是小孩子时,在内心稍微挣扎一番。不过被舌头一番劝说,还是接下了故事主线的任务,便是负责将四个未成年小女孩,从陕地押解到洛阳。游戏也在这里提到了“舌头”这个人物善于言辞的特点。其实在开头两章,读者便可以感受到良并非完全是一个反面的铁石心肠的角色,并且也有浅薄轻浮的一面。他说自己有所谓的原则,从不伤害妇孺,但是他以前做过的事情无不是在伤害妇孺。当舌头说做这种事情也是行善,「现在兵荒马乱,这些人被卖到洛阳,或嫁人或做丫鬟,反而可以吃饱」的时候,良便顺从了。

  • Title: 《饿殍:明末千里行》杂谈:矛盾与冲突中交织的羁绊
  • Author: MamboJiang
  • Created at : 2024-05-04 19:10:03
  • Updated at : 2024-05-05 22:11:20
  • Link: https://blog.mambojiang.site/posts/TheHungryLamb/
  •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
Comments
On this page
《饿殍:明末千里行》杂谈:矛盾与冲突中交织的羁绊